行业分类
   
【原创】2022年第三季度超半数中医药上市企业盈利下降,但这家国际药企加码中医药的速度惊人,分析后发现了这些小秘密
 
【原创】2022年第三季度超半数中医药上市企业盈利下降,但这家国际药企加码中医药的速度惊人,分析后发现了这些小秘密
日期:2022-11-17  点击:287
1-1 二维码

作者:潇潇


根据中医药上市公司披露的2022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数据显示,75家中医药上市企业中(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10月31日),52%的企业利润同比出现了下滑,平均降幅达-93.3%;营收同比下降的企业达34.67%,平均幅度为-18.81%;有11家企业共计亏损了26.85亿,平均每家企业亏损达2.44亿元。(欲知75家中医药上市公司第三季度报关键数据,可按文末方法获取)

 

而就在这个“特殊“时期,阿斯利康以惊人的速度加码中医药领域。

 

11月5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阿斯利康医药(成都)有限公司与博济医药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博济医药帮助阿斯利康落地布局新型研发转化机构,为阿斯利康提供中药研发(包括药学研究、非临床研究、临床研究、注册服务等全流程)等多项服务。

 

除此之外,在不久前的 “2022西部智慧医疗产业峰会”上,阿斯利康医药(成都)有限公司刚与天津药物研究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阿斯利康公开资料显示,该基地聚焦中医药现代化领域,是“引入品种,赋能孵化,促进转化“的一站式平台。阿斯利康加码中医药的举措如此迅速,是追赶风口还是洞析了中医药未来的红利?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探索,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在这一系列举措下,其极可能在未来与本土企业抢占中医药这块“大蛋糕”。

 



01

初次尝试大获成功

阿斯利康拓展中医药也算意料之中


事实上,阿斯利康加码中医药,早在2019年就初见端倪。这一年,阿斯利康与绿叶制药达成协议,获得中成药血脂康在中国的市场推广和商业化的授权。截至2021年底,血脂康在医院销售额达7.73亿元,同比增长62%,血脂康在整体他汀和降脂类零售端的中成药市场中份额从1.3%攀升至5.6%,成为第三大降脂品牌,阿斯利康初入中医药领域即大获成功。

 

而此次阿斯利康深入扎进中医药,分析原因一方面是在中成药血脂康产品及此与绿叶合作的商业模式中尝到了甜头;另一方面是受到国内集采的影响,2022年阿斯利康在中国区的营收为30.57亿美元,同比出现下降,阿斯利康也急需重新寻找新的利润点;最重要的一方面是,中医药近年政策利好,而阿斯利康在渠道、创新研发理念等方面确实可以给予优势资源,从长远发展看,随着中国老龄化加剧,慢性病患者增加,以及大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基于中医药在治未病中具有的独特优势,对于阿斯利康而言,中医药领域不失为一个新的机会赛道。



02

中医药政策激励的红利不容小觑

阿斯利康紧跟风口


中国医药产业正处于产业升级的重要阶段,创新药研发内卷,仿制药竞争惨烈,惟有中医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优待,尤其体现在中医药政策激励方面。

 

自2016年我国颁布《中医药法》以来,国家从顶层设计开始逐渐推动中医药的创新发展。随着湖北中成药集采温和降价以及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等一系列具有连贯性的重磅政策落地,政府在医保支付端、集采谈判等方面同样向鼓励中医药发展倾斜

 

在医保支付端,2017-2020年中药纳入医保的比例逐年攀升,2021年中药医保入围后的准入率(84%)高于西药入围后的准入率(53%)2021医保谈判中药续约的23个品种中,只有5个降价,其中降幅最大的也只是12.86%。对比西药的降价,可谓“温柔一刀”。 而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再次确定将持续对中医药释放利好政策。如果说前几年对中医药的创新发展处于探索阶段,那现在顶层设计日趋完善,各项政策落地进入有序期,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极有可能进入全新的增长红利期,阿斯利康此时加码恰逢其时。



03

院内制剂迎来转化高峰

阿斯利康精准定位


 

市场端的政策利好为中医药企业创新产品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中医药政策利好同样体现在推动中医药创新研发与转化方面。以院内制剂为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其受到注册审批制度复杂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升级为药品被广泛应用。而自国家药监局发布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文件后,2018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对医疗卫生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实施备案管理的公告》,正式为中药院内制剂的注册审批“松绑”。黑龙江、湖南省等多个省市为推进院内制剂的转化,也发布了明确要积极推进古代经典名方研发和新药转化的文件,湖南省甚至提倡将符合条件的院内制剂纳入省级医保报销体系的利好政策。院内制剂的开发也如期进入发展高峰期。

 

值得一提的是,在已上市的中医药大品种中,包括被纳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金花清感颗粒,以及复方丹参滴丸、胃苏颗粒等中药品种均由院内制剂转化而来。像北京儿童医院的远志杏仁合剂、中日友好医院的生发酊都是小有名气的院内制剂产品,在患者心中均有不错的口碑。甚至有些院内制剂产品还会出现“代购”的服务链。

 

在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北京儿童医院制剂室生产配制组长王海伦曾表示,北京儿童医院的两款院内制剂——洁童阴洗剂和复幼合剂,已与药企完成了签约,有望通过技术转让,转化为新药上市。

 

由此可见,院内制剂可称为中医药创新的“源泉”。此前,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亦曾公开表示,将与多位中药专家对接院内制剂转化。而阿斯利康在中医药发展的定位是“引入品种,孵化转化,提升中医药创新产品的产出效率“。结合这一定位,阿斯利康无疑是为加速中医药创新产品的产出,找到了“捷径“。

 


04

国内产学研用生态圈建立

阿斯利康选择合作伙伴独特


 

除院内制剂转化之外,创新中医药呈现多元途径。随着我国MAH制度的实施,以及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中药制药专家李大鹏(现任浙江康莱特集团董事长、总工程师)为代表的一大批院士、科学家、高校研究学者创业热情的增长,科研成果的上市,中国产学研用深度合作的生态圈已建立起来。阿斯利康王磊曾告诉《经济参考报》的记者,选择落户四川,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专家资源、科研院所和中医药人才丰富。

 

随着药品管理法规逐步更新,创新合作的机制更加的完善。由于中医药的特殊性,在研发、临床和循证转化、生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阿斯利康选择与以院士领衔的中医药创新企业天津药物研究院合作,以及海博特、博济医药等中医药CRO机构合作,通过合作进入中医药研发及临床领域,为后期阿斯利康选择商业化优质品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慢性病人数增长,大健康中国的战略对中成药的需求有望带来新的增长空间,国际药企纷纷入局中医药领域。在阿斯利康进军中医药领域之前,已先后有诺华、赛诺菲、勃林格殷格翰、葛兰素史克等跨国药企进军。其中勃林格殷格翰2014年与广药集团达成合作,合作推广广药旗下的小儿七星茶糖浆;2015年,勃林格殷格翰的中成药OTC产品乐可通正式上市。中医药的市场极可能被视为跨国药企在本土布局的新赛道热门。

 

关注“信销传媒“,后台留言“中医药季报+邮箱”即可获取“2022年第三季度中医药上市公司财报数据表(数据截至10月31日前官方披露,仅作为信息分享,不构成投资意见和建议)。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行业信息共享,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

1-2 征稿 600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1/23 20:26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