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CGT之外,一个体量或许难以想象的稀缺市场,正在悄然、快速地集聚力量。
2022年创新药跌入资本寒冬,但是在“低气压”的融资环境之下,不少核(放射性)药物企业却逆势而为,获得了亿元级融资,有的还斩获了顶级风投青睐,尤其是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研发颇受关注。如辐联医药A轮融资额有近2.5亿元人民币,由红杉中国领投。
资本押注的同时,众多药企纷纷入局,或加大研发力度、快速推进在研管线的进度。今年1月,恒瑞医药子公司天津恒瑞的镥[177Lu]氧奥曲肽注射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正式开展了临床试验。在6月16-19日举行的2023中国国际药物信息大会/2023DIA中国年会暨展览会的“新型靶点放射药物治疗技术”分会上,恒瑞医药副总经理、全球研发总裁张连山提到,早在4、5年前,恒瑞就在布局这一领域。
此外,除了中国同辐和东诚药业两大较为“老牌”的核药企业,远大医药、先通医药、药明博锐等发展核药业务的企业也步入了快速发展期。但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目前国内核药研发进度整体还较为缓慢。
不过行业正在逐步蓄力,这离不开国家在政策高度上的支持。如在2021年6月发布的《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今年2月发布的《放射性体内治疗药物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等等。近两年与核药相关的系列重磅政策出台,向行业释放了向好的信号。
此次“新型靶点放射药物治疗技术”分会可谓是座无虚席,足以见得业界的高度关注。而前来者最为关注的两大话题是:最新国内外放射药品研发都在布局什么?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值得注意的是,2023DIA年会少见地将核药领域的监管、学者、医生、企业研发和注册人士、供应链端人士等多方汇聚在一起,共论新型靶点放射药物治疗技术,其中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霍力,北京大学教授王凡,远大医药副总裁(研发总裁)史琳,Curium公司北亚负责人James Glasgow展开演讲,分别从不同维度回到了以上两大问题。另特邀到江苏恒瑞医药副总经理、全球研发总裁张连山,诺华中国药学注册负责人杨泉,原子高科研发部研究员李洪玉一同参与了讨论。
从一百年前行至今天,核药的首个大爆点是什么?
一位演讲嘉宾在会上笑着表示:“我上学时候的偶像是居里夫人。”
这句话背后,蕴含了“核药”这个已经存在了100多年事物的开端,也能让一些不熟悉该概念的人可以有较为生动的理解。1905年,居里夫人创制了镭针,进行了首例放射性同位素的插入治疗,从此放射性药物发展序幕被拉开。
那么,核药(放射性药物)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用于临床诊断或治疗的放射性核素制剂或进行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药物,由载体和放射性核素组成,其中载体通常是小分子化合物,生物大分子药物,或一些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微球、胶囊等等。与会嘉宾表示,作为不同于传统药物的特殊产品,核药具备放射性,有特定的物理半衰期和有效半衰期等特点。
从分类来看,核药主要分为诊断型核药物和治疗型核药物,治疗型核药物分为体内和体外治疗型核药物产品,近两年发展势头愈发猛烈的靶向治疗核药物属于体内治疗型核药。从核药的优势来看,与会嘉宾列举道,一是“眼见为实”,可以据此精准看到肿瘤所处的位置等,二是具备更好的耐药性,三是可定量。
当然,核药已经不是一个新概念,事实上,从居里夫人的故事到今天,核药在国际上的发展历史可追溯至一百多年前。
有嘉宾谈道,从1905年到1980年代,可以说是核药的早期技术积累阶段。进入21世纪,多肽与抗体偶联核素药物逐步兴起。随着放射性化学、核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核药开始步入高速发展时段。尤其在2018年,诺华68Ga/177Lu多肽偶联药物被FDA批准诊断和治疗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开启了诊疗一体化时代。
自2018年至今,放射性药物成为了全球药品研发的热门领域。新靶点、新结构与新核素总是环环相扣,近年来在三者上面的探索与进步助推着核药领域愈发繁荣。与会嘉宾提到了一组数据:至今,美国FDA批准了约60款放射性药物,并预测到2026年,全球放射性药物市场可达到120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是以肿瘤治疗为主的放射性药物。
而当下业界最为关注的研发新方向之一,莫过于在精准医疗的趋势下,以肿瘤精准治疗产品RDC为代表的新兴细分领域,这也被会上的学者、医生和研发人士屡屡提及。
RDC产品利用肿瘤抗原特异性的分子载体递送,引导放射性核素精准靶向肿瘤,而该类产品与其它偶联药物之间最大的差异是药物载荷(不是毒性分子,而是放射性核素),且具备诊疗一体化的特点。优势上,有嘉宾讲述,如不用依赖内化,对于异质性耐药性肿瘤有效等。在该领域,又以镥[177Lu]为标记药物的产品为研发主流。
有嘉宾提到,自2016年以来,FDA已批准近10款RDC药物。RDC引起业内强烈关注,离不开诺华两款RDC药物的获批。2018年和2022年,诺华的Lutathera(177Lu-dotatate)和Pluvicto(177Lu-PSMA-617)分别获批上市。2022年全年,Lutathera的销售额为4.71亿美元,而Pluvicto在上市首年就拿到了2.71亿美元的营收。其产品销售表现、针对前列腺癌等适应证取得的较好III期临床数据,也都成为了国内投资结构不惜以重金布局该细分领域的重要原因。
核药领域目前正面临挑战?
与会嘉宾表示,从整体来看,现有核药产品市场已趋于饱和,需要有新的产品进行市场规模突破,但尚还缺乏打破竞争格局的产品。
而现有产品还存在一定缺点。从小分子与大分子核药维度来看,现有小分子核药探针虽然在诊断方面有着显著优势,如分子量小,具有较高的肿瘤穿透性和快速的血液清除率等,但受体内代谢过快、肿瘤部位滞留时间过短及分子结构改造空间有限的限制,目前核素治疗效果亟待优化提升。而在大分子核药方面,如抗体虽对其表位有很高的亲和力和选择性,但有的具有低实体瘤穿透性和长循环半衰期的特点,所以血液毒性较高,非肿瘤组织可能会接受大量的辐射剂量。
除此之外,根据与会嘉宾谈到的内容,E药经理人总结出以下几方面尚需优化、突破和解决的问题。
一是在监管上,是器械?还是药械组合?国内外对于核药这类特殊产品的监管方式还存在一些差异,国内核药监管政策有待更加科学和明晰。如微球等介入治疗药物在我国是按药品管理,但美国将其按医疗器械管理。
二是批准虽是一大挑战,但等到上市,有的产品由于没有现有标准可参考,真正的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有与会嘉宾感慨,上市之后的市场准入、进院、医院对于安全环境的保障等都需要共同付出更多的努力,很多时候亟需核医学科、放疗科、肿瘤科发挥较好的联动效应。
三是在研发上,核药开发在放射抵抗性、剂量限制和肿瘤内穿透性上的难点都还需一步一步更好地攻克,仍存在诸多未解决的创新壁垒。如在放射抵抗性上,实体瘤放射敏感性低于血液肿瘤;大体积肿瘤容易有缺氧区域,尤其是坏死中心,限制了疗效。剂量限制上,系统给药后,未结合的放射性药物持续参与血液循环,放射活度或会限制给药剂量。肿瘤内穿透性上,实体瘤血管结构紊乱,导致靶向不均匀,药物难进入肿瘤血管附近以外的区域,剂量难以扩散到肿瘤内部。
另外,大量在研管线聚焦的靶点多为集中,如对标诺华的产品,国内多个企业在SSTR(生长抑素受体)和PSM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靶点上发力,但关于新靶点的发现与选择,仍旧还有诸多地方尚未突破。
而从核药产业链来看,可以将其分为上游医用同位素等供应,中游核药研发、生产、流通等,下游临床应用。
在这一产业链中,上游同位素的供应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但目前所面临的挑战亟需解决。目前,国内医用同位素需求量大,年增长率高,但严重缺乏医药同位素供应,且自主化产能低、缺口大、严重依赖进口,在买卖关系中处于较弱势地位,难以掌握定价权。有嘉宾提供了一组数据,例如钼-99、碘-125、弹-14、锶-90/钇-90还全部依赖进口,镥-177有95%为进口,碘-131有80%依赖进口,锶-89有90%依赖进口。
同时,由于核药半衰期较短,有的半衰期仅有几小时,无法提前批量生产或进行远途运输。现在国内虽然拥有了放射性同位素生产所必需的反应堆设计、试验及运行基础,但尚未形成较大产能。不过也有嘉宾提到,中游研发目前的进展和布局,也正在倒逼上游打破进口垄断。
但在另一面,虽然近年来核药中游明显表现出生机,但尚未形成研发能力。有嘉宾指出,在常用的20余种同位素和70种放射性药物中,国内已实现国产化和产业化的屈指可数,且受上游卡脖子影响,研发与产业化进展缓慢。而初步跨入该领域的企业,一些在较长时间内体现出“三无”缺点:没有团队、亟需人才,没有资质,没有产品。
而在下游临床方面,有嘉宾表示,目前下游的需求较为迫切,核医学诊断与治疗之需均较大,但临床核医学发展仍较为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