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 四喜
01
第七批国采或将正式启动
逾期已久的第七批国采或将迎来新进展。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下周或正式发布第七批国采文件。按照以往,国采文件将公布开标时间、地点、申报资格、具体竞价规则、每个品种实际报量情况等信息。
何时第七批国采正式开启新一轮竞赛,有望浮出水面。
除此之外,每年还会有一些特殊规定,例如第五批国采文件中,就明确,“根据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申报信息公开日前14天有中高风险等级地区旅居史的人员,不得作为企业代表参与申报。”
在业内人士流出消息之前,官方也曾多次释放信号。例如,5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2022年最新医改任务,其中提及进一步推进药品耗材带量集采。
6月9日,国家医保局召开的相关会议上,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也强调:“扎实做好第七批药品集采、骨科脊柱耗材集采、重点省际联盟集采等各项重点工作。”
这些都足以说明,第七批国采工作将取得一次阶段性进展。
02
一半注射剂、主攻大品种
竞争依然激烈
带量采购进入常态化、制度化,第七批国采与前几批将有所不同,但竞争依旧激烈。
在报量上,第七批国采共涉及58个品种,其中市场规模超过10亿的大品种约18个,包括奥美拉唑、美托洛尔、唑来膦酸等。
市场规模大且竞争充分的品种向来是集采的重点,米内网数据显示,从第七批拟集采品种在2021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情况看,销售额TOP10品种合计市场规模超过300亿元,2个品种年销超60亿元,石药、国药、华北制药、扬子江、海正均有3个及以上品种在列。
第七批国采报量的品种中,注射剂多达27种,占比46.7%,接近一半。
回顾前几批国采,第一批到第三批国采,仅包含口服剂型;从第四批国采开始探索注射剂集采,第五批国采开始向注射剂倾斜,占比达48%;第六批为胰岛素专项集采;有专业人士预测,第七批国采,在注射剂一致性评价不断推进的情况下,注射剂与口服剂型规则或趋于平等。
6月9日的国家医保局相关会议上,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第七批国采仍以大品种为主,且竞争激烈。
一方面,第七批国采过评企业数高于以往。按照前五批国采规则,集采的品种为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化药,之前两批国采之间的间隔时间约为半年,而第七批国采较上一批国采间隔快一年时间,此次国采品种过评企业数量也明显高于以往,加上疫情影响下集采工作的延迟,这段时间内不断有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总体而言,第七批国采的产品竞争格局几乎处于实时变化中。
另一方面,品种竞争甚至出现“26+1”的竞争格局。截至2022年6月6日,共有11个药品过评企业(按集团计)数量大于≥10家,其中,竞争最激烈的品种为奥美拉唑(注射剂),除了原研企业阿斯利康外,共涉及包括复星医药、科伦药业、丽珠集团、石药集团等在内的26家仿制药企业。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剂)和硝苯地平(控释剂)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分别有18家和17家过评;接下来依次为:头孢克肟(口服常释剂)15家过评、丙酚替诺福韦(口服常释剂)14家过评、头孢米诺(注射剂)和帕洛诺司琼(注射剂)均过评13家。
值得一提的是,曾蝉联三次国采中标的冠军齐鲁制药,从目前拟集采品种过评情况看,依旧以17个品种处于领跑位置。扬子江以14个品种紧接在后,科伦、石药以13个品种并列第三,中国生物制药涉及11个品种,倍特药业和国药集团也涉及10个品种。
纳入集采报量品种达到5个及以上的企业还包括福安药业、苑东生物、豪森药业、华北制药、罗欣药业。
按照齐鲁制药历来作风,曾一度降价90%,齐鲁呼啸着入场,对相同品类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压力。
米内网数据显示,齐鲁制药在奥司他韦口服常释剂型、丙酚替诺福韦口服常释剂型、二甲双胍维格列汀口服常释剂型、甲磺酸仑伐替尼胶囊、来氟米特口服常释剂型、舒尼替尼口服常释剂型、头孢吡肟注射剂、头孢克肟口服常释剂型、头孢米诺注射剂、依达拉奉注射剂、唑来膦酸注射剂等11个品种中所占市场份额低于1%,市场有待开拓。
按照国家药品集采扩围目标,目前基本符合预期,今年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提出,今年年底,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在每个省合计达到350以上。
目前,国家第1~6批集采已纳入234个品种,加上第七批集采报量的58个品种,国家集采共涉及292个品种。也就意味着要达到350个品种以上,接下来省级集采在对国采的补充作用上,将充分发力,释放近60个品种。
03
规则的变与不变
根据带量采购的常规进度,在采购需求量审核上报后(2月25日之后),将进入集采文件公布、开标、发布拟中选结果、确认正式中选结果及落地时间等阶段。
目前,针对第七批国采,除覆盖品种和基本稳定的报价规则之外,竞争格局,以及更细化的规则仍有不确定性。
业内人士曾对赛柏蓝表示,其实每一次国采规则都有小幅的更新,具体到第七批国采,除了之前流传的1+3原则,也有消息认为中选企业供应省份可能有变——由每省一家企业中选,改为每省供应企业不止一家。
如果上述规则成真,那么保证供应的重要程度将进一步提升——多家药企此前曾因中选后出现供应和质量问题被罚。
第七批国采,如若按照前五批集采规则,那么依旧是全国参与,最多允许10家企业入围。
比如,必须满足1.8倍的熔断机制、大于等于50%的降幅以及单位可比价小于等于0.1元的三个条件之一,仍然是企业获得拟中选资格的条件;全国参与,最多允许10家企业中选,4家及以上企业中选的品种采购周期为3年(1家或2家,1年;3家,2年;4家及以上,3年),4家及以上中选的共享约定采购量的80%(1家中选50%,2家中选60%,3家中选70%)。
集采的规则设置一般围绕着价格降幅、产品供应、企业资质等维度展开。
从前几批的实践来看,竞价规则因为有效一直相对稳定,保证供应的规则则在持续优化中——增加中选企业数量;加强违规名单、失信评级在药品集中采购领域的应用;执行备选机制(当中选企业无法及时供应医疗机构采购需求的时候,所在省份可启动备选企业选择程序)。
但或许也会迎来变化。
就第七批国采的竞价压力,业内一度呼吁对第七批集采进行规则的微调——保持胰岛素40%的降幅规定、“单位可比价”≤0.1000 元调整到0.20元、“单位可比价”≤同品种最低“单位可比价”1.8倍调整为1.5倍等。
再加上受疫情的影响,企业断臂求生、砍掉部分业务线、进行裁员,集采会不会因此而转向和缓,甚至改变些许集采规则,需拭目以待。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医保基金的压力下,集采纳入品种的范围会越来越大、至于降价幅度,还得看企业如何根据临床报量、市场份额,智慧报价。
日前,全国医保统一信息平台将建成,其中就包括招采系统,统一后,全国耗材信息及价格都将公开透明化;临床报量也将更准确。下半年,除了第七批国采的有序推进,各省集采工作也将全力铺开。
附:第七批国采品种竞争格局(截至6月10日)